捷運東環段規劃 費鴻泰提三大主張

【民眾網綜合報導】立委費鴻泰8月29日晚上參加捷運環狀東環段規劃說明會,聽到在場信義區居民、里長與議員們的意見; 昨(30)日在永春市場擺攤進行選民服務,以及今天到選區參加地方中元普渡民俗活動,費鴻泰都與鄉親朋友們交換意見。綜合大家的意見,以及在過去提案與處理捷運相關議題的經驗,費鴻泰提出針對環狀線的一些想法。

首先,費鴻泰表示,爭取在Y37站到Y38站增設一站,為福德地區增加新商機。目前環狀東環段的Y37站(永春站)到Y38站(象山站)之間的距離確實太長,在這個兩站中間增設一站,有助於信義區居民的交通便利性,更能加速福德地區發展,增加地區的競爭力。

費鴻泰以自己為信義區居民爭取信義線東延的經驗為例,說明捷運路網與捷運站設置對地方發展的重要影響。為強化福德地區的競爭力,讓信義區整體發展更朝正面成長,費鴻泰從91年擔任台北市議會副議長時期,就和在地議員與里長們一起,大家合作來突破環評、預算、工程技術困難等等的難關,爭取到捷運信義線東延到原廣慈博愛院的位置,共計增設2站。

當時爭取到完整的預算與路網,總經費近100億元的捷運信義線東延段。但是,因台北市政府未能與『松德站』設站所需之用地的居民們作充分溝通, 最後台北市政府在104年3月31日決定廢止此站。費鴻泰認為,這樣的結局,真是非常的可惜;因為建設的經費與計畫爭取,都是非常的不易,卻因為『與民溝通不良』,更讓福德地區發展不易有新商機。費鴻泰認為在Y37站到Y38站增設一站,為福德地區增加新商機。

第二,費鴻泰強調應儘量減少徵收、減少穿越民宅,重新檢討捷運聯合開發的條件。為降低民怨,費鴻泰強烈建議,捷運環狀東環段的路線及站體都盡量使用公有地為主。雖然東環段的工程仍以深度潛遁的工法施作,但是路線的穿越、站體的設立,仍難免觸及土地開發與聯合開發。當捷運的工程穿越,造成民眾房舍的鄰損;當徵收的利益與民眾自己開發的利益落差太大,哪有民眾願意「為了區域發展」而犧牲自己的身家財產?

如果非不得已,捷運的路線或站體會觸及土地開發或聯合開發,台北市捷運局務必捨棄本位主義,需站在民眾的角度思考,如何維護民眾財產的利益。每一份財產,都是民眾省吃儉用儲蓄而來,不該因為公共建設的施作,就自己聲稱要民眾「共體時艱」。

建議台北市捷運局應重新檢討聯合開發的條件,不該只是一套公式適用在都市核心區、或邊陲區。這樣僅此一套『One Size Fit All』官方公式,絕對難以讓每一位權益受影響的民眾信服,更別談民眾願意把土地房舍交與市政府作捷運計畫聯合開發案。

第三,費鴻泰主張務必『資訊公開、擴大參與』,加強與在地居民溝通。費鴻泰認為,成功的公共建設,不外乎技術、地區發展效益,更重要的是民眾的配合。不論是捷運規劃的路線、站體的設立、出入口的位置、施工的工法、甚至是土地徵收或聯合開發的條件,公共工程觸及非常的龐雜,就更需要有系統、完整的進行地方說明會。唯有公開透明、開放民意參與的方式,過程中間可減少彼此猜忌,公共工程才能越發的順利。

費鴻泰認為,以目前的捷運環狀東環段規劃,僅就松山、信義區而言,該捷運會路過的里別就高達18個里。但是,目前整個規劃的說明只有一場說明會,可預期日後勢必將造成民意不爽及進展不易。再者,本次東環段規劃,Y37站的位置落在捷運永春站附近;但位置似乎不明確,周圍的住戶卻完全沒有訊息,計畫都還沒核定就已造成一些猜忌,將來又如何能順利進行?因此強烈建議,台北市政府必須設法區段的、密集的召開地方說明會,來說明與釋疑。如果在規劃的階段,就讓民眾有願景、安心,在地居民們才能和政府一條心,為家園未來好發展,大家一起努力。

spot_i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