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圖/袁青
畫廊,策展人,藝術家和買家無不磨拳擦掌,興奮以待,臺灣這幾年來遍地開花的藝術氛圍,愈來愈熱。
繪畫,雕塑,聲光裝置,行為藝術,新世代追捧的公仔和炒手買家群而競標的NFT,輪番更迭,百家齊放。
但顯然中國「書法」總是國際藝術場上的冷門?
畢卡索說,「如果我生在中國,不當畫家,而是書法家。」
是的,毛筆字。不是我說的。而是藝術大家畢卡索的願望。

不看熱鬧,看門道的,也許現在「慕舍酒店」推出「芳菲入荷」書法個展的王貞懿,這位國小3年級就紥馬習字,而且打算「寫一輩子」,提點了一次穿越中國歷史光廊的機會,好好仔細,聚焦,領會起迭如浪似風,轉折行雲流水的「毛筆字」,現代又抽象,古典而時尚的「藝術」視角的機會!
哦,毛筆字!弄得滿手墨漬,國中寫周記的回憶,你囘過神了嗎?(→詳文請見→「袁青時尚學」。)

